您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俄罗斯提停战条件了,联大紧急通过“和平公式!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2-24 17:36   浏览:

当地时间2月23日,联合国大会继续就乌克兰局势召开紧急特别会议。在当天的会议上,联大以141票赞成,7票反对,32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包括乌克兰在内的75国共同提交的“和平公式”决议草案。该草案强调在乌克兰寻求符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全面、公正与持久和平的紧迫性。(央视新闻)
 
此前,俄罗斯国家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指出,如果在没有取胜的情况下停止军事行动,俄罗斯将被撕得粉碎。他表示,如果美国停止向基辅提供武器,冲突将会结束。(参考消息网援引俄罗斯卫星社22日报道)
 
风云变幻中,俄乌冲突竟已一周年了。
 
“从冲突双方的情况来看,无论俄罗斯的资源也好,本身预设的目标也好,谈判肯付出的代价也好,俄乌双方民众持续战斗的意志也好,其实都没有枯竭,也没有出现一方已经完全无法继续战斗下去的情况,”中国欧洲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向《每日经济新闻》每经头条记者(以下简称每经头条记者)分析指出,“俄乌冲突短期内不可能在军事上分出胜负,只要还能打下去,那双方的目标也只能在冲突前线上去获得。”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发起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二战后欧洲最激烈的军事冲突拉开了序幕。这场冲突打破了冷战后欧洲相对稳定的安全格局,造成了俄乌双方大量的人员伤亡,并对全球的能源和粮食格局造成剧烈冲击。
 
一年后的今天,冲突仍不见终结的希望,反而有持续升级和长期化的趋势。
 
丁纯指出,俄乌之外,(论损失)欧洲首当其冲,其在这一年来,安全环境、地缘政治局势严重恶化。“不管愿意与否,欧洲已被卷入这场冲突,因为大多数欧洲国家都是反俄挺乌的,所以要接收难民、财政资助、军事援助。此外,欧洲还需要忍受(俄罗斯)反制裁所带来的能源危机、通货膨胀等问题,以及其对本国经济、产业、民生形成一系列的打击。”
 
就在欧洲因能源“脱俄”面临长期性、结构性的经济挑战的同时,美国的能源企业却赚得丰厚利润,有逐步取代俄罗斯成为欧洲主要能源供应国的趋势。军工复合体迎来大额订单,股价暴涨。美国伤及欧洲利益,引发欧洲多国强烈不满。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向每经头条记者表示,美国的确在这场冲突中获益最多,这折射了拜登政策对俄罗斯采取离岸平衡战略的“高明”之处。
 
在王文看来,美国对俄采取的“离岸平衡”战略奏效,不费一兵一卒、仅用数百亿美元就实现了“以乌制俄”、“以俄压欧”的三角平衡局面。此外,美国还获得了军工集团的经济利益,以及“长臂管辖”,没收俄罗斯海外资产的非法利益。
 
美国大赚:军售同比增长近50%
 
出口欧洲LNG比例翻倍
 
“从隐形层面来讲,俄乌冲突重新激活了北约,提升了美国对盟友的领导力,而从现实层面来讲,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和能源供应商在冲突中赚取了丰厚的利润。”丁纯向每经头条记者表示。
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的“特别军事行动”打破了冷战后欧洲相对稳定的安全格局,也让许多北约国家从裁减军事开支的“和平红利”中幡然醒悟,开始将国防安全提升为优先事项。对于增加军费的北约国家而言,开支的很大一部分流向美国的军工企业。
俄乌冲突爆发后仅三天,德国总理朔尔茨发表了“时代转折点”(Zeitenwende)演讲,一改冷战后常年忽视联邦国防军建设的政策,承诺设立1000亿欧元的特别国防基金,将国防开支提高到GDP的2%——这是多年来美国对北约盟国要求的基准线。2022年7月,德国新增军费的第一批支出,就是向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订购35架F-35战斗机,总价84亿美元。
 
“在北约的框架下,盟国购买美国武器,也就是用经济利益的输送换取美国提供的安全保证,否则的话美国也不会做这种赔本买卖,”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董一凡向每经头条记者指出。
 
靠近俄罗斯的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对自己的安全形势更加焦虑。冲突爆发前,波兰已经开始向美国订购250辆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总价高达60亿美元。冲突爆发后不久,波兰宣布了将军队扩大一倍以上的计划,并加快购买武器,规模之大让分析人士担心其财政是否会被拖垮。2022年5月,波兰国防部长签署从美国购买500套M142自行火箭炮(海马斯)的计划,几乎等于洛克希德·马丁此前生产的数量总和。[1]
 
海马斯、“弹簧刀”无人机等美国援助武器在乌克兰战场上可谓一战成名,这场实战也为美国推销自己的武器提供了绝佳的广告。同时,西方国家对俄制裁也打击了第二大武器出口国俄罗斯的出口能力,为美国和西方军事工业争夺市场份额创造了机会。据《美国国防新闻周刊》报道,美国国务院负责政治军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杰西卡·路易斯表示,美国将通过资助和军事培训等方式,鼓励东欧的盟国淘换俄制武器,转而采用美国武器。
 
除提升军备以外,美国及其盟友也需要补充援乌后下降的军火库存。“乌克兰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西方国家在背后的支持,特别是军火支持,这毫无疑问会给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带来大量的利润,”丁纯告诉每经头条记者。